華山論劍 看誰與爭鋒——記小學部“同課異構”青年教師賽課活動
為了更好地促進我校教育教學質量的長足發(fā)展,在“外塑形象內抓質量”的總方針引領下,今年小學部又提出了 “實施有效教學、促進內涵發(fā)展”的課堂教學新方略。
為此,我校小學部在10月17-25號為期兩周的時間,各教研組在教務處的精心組織下積極開展了“同課異構”青年教師賽課活動,每位老師都摩拳擦掌,積極備賽,都以良好的狀態(tài)充分展示了自己獨特的教學風采。
語文組
彭卓赟老師的拼音教學寓教于樂,充分利用課文情境圖創(chuàng)編故事,引導學生看圖想象說話,學習復韻母的發(fā)音技巧和標調、拼讀規(guī)則,把漢語拼音課變成引人入勝的故事課,讓學生享受了拼讀識字的快樂。
梁晶老師上的古詩詞北朝民歌《敕勒歌》,通過引導學生在多種形式的誦讀中品民歌特有的“字詞”;品民歌特有的“景物”;品民歌特有的“音律”。學文、識字、寫字、朗讀,融合一體,扎實有效,讓學生在課堂上快樂地學習。
李卓杏老師在教授《貓》這一課時,以輕松愉快的視頻欣賞《學貓叫》導入新課,多種形式的朗讀、抓住關鍵詞語理解句子進而理解課文內容,利用圖片、想象、播放動畫等方式幫助學生體會了老舍的愛貓之情。
數(shù)學組
一年級的《8、9的認識》,曾惠端老師用了親切充滿愛的《小海豚救媽媽》的故事,讓孩子們?yōu)榱司刃『k嗟膵寢?,努力闖關。這些引入都符合了二年級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的心理特點,可以很好地抓住孩子們的心,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進入了新課的學習當中去。
二年級的《認識鐘點》翁曉燕老師作了精心準備,引入新穎,課堂把握到位,一步步地引導學生認識分與時,課堂扎實有效,學習學得輕松愉快。
英語組
林剛老師在上《Happy birthday》一課時創(chuàng)設了過生日的情景來貫穿整堂課,利用光盤、游戲,貼畫,實物等多種形式對詞匯進行深入的學習。通過這樣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活動,對學生進行基本的聽、說、認讀訓練,培養(yǎng)學生基本的日常會話能力。同時也培養(yǎng)了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,使他們喜歡學習和使用英語。
李虹老師執(zhí)教的是一節(jié)小學五年級英語課《School Things》。教師以新的課堂教學理念為指導,大膽實踐“學---展---練---清”的教學模式,把教學重點定位在學生扎實的基礎上,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。整節(jié)課學生參與率高,課堂氣氛活躍,教學效果優(yōu)良。
綜合組
鋼琴課三位老師上的是巴蒂斯安B冊的《兩只小黑鳥》,其中:周曉娜老師以《兩只小黑鳥》故事貫穿整節(jié)課,通過故事情境設定:解救小黑鳥的三個考驗來展開復習,在復習中巧妙自然地過渡到新授樂曲《兩只小黑鳥》的劃拍唱譜,最后在彈奏練習和展示中激勵孩子們:通過大家的努力,我們救出了兩只小黑鳥。整節(jié)課在活潑愉快的氛圍中開展。
美術課兩位老師上的是三年級上冊《大風吹》。兩位老師各具風范,吳啟坤老師語言幽默,教態(tài)大方,教學設計精巧,內容豐富,通過看圖感受、滲透風的相關知識,組織學生討論的方式讓學生深入了解風的特點、樹立安全意識。學生始終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,聽講很認真。教師范畫規(guī)范,講解細致,給孩子們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,孩子們最后能完成較完整的畫作,部分作品還很富有創(chuàng)意。
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。相信我們的教師們定能夠以此次大賽為契機,互相學習,取長補短,努力鉆研,開辟一幅多姿多彩、欣欣向榮的課改教研新景象。